查看原文
其他

快看!他们是华师榜样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1-11-12

近日

在华南师范大学灯塔学习会

暨第20期青春演播厅上

6名嘉宾分享了他们感人故事

引起许多师生的强烈共鸣


 

11月4日,华南师范大学灯塔学习会暨第二十期青春演播厅在石牌校区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讲学厅举行,来自不同学院的三百多名同学参加了活动。本期演播厅以“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为主题,邀请抗疫路上的逆行者、志愿者和创新创业的奋斗者分享华师人的心声,以鼓舞更多华师人勇于担当,砥砺奋进。



这六位嘉宾分别是:赴武汉一线中西医结合救治病人的张俭,陪护华师两百余名发热师生的刘旖旎,参与战疫云支教、公益助力脱贫的郭绮琪,用化学方法监管不法商家的章伟光,与世界五百强战略合作的陈晓鹏,带着显微镜闯天下的王正印。



他们在各自领域兢兢业业

谱写了自己与“春天”的故事

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张俭:武汉是拼过命的第三故乡  


张俭,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批中医医疗队员。1月27日(大年初三),他奔赴武汉抗疫第一线,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工作。



张俭忆及初到武汉时,当地医疗环境很不理想,医疗系统超负荷运作。“病人很多,又很危重。医疗器械不足,防护物资也缺乏,很多物资都是我们自己带过去的,用完就是没有了,而且当地医护人员人手和防护物资也不足,我们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当地的2个小护士在病区里隔着传递窗跟着我们说,她们已经连续工作12个小时了,没有喝水、吃饭、上洗手间。我们感觉很心疼,觉得应该马上投入到战斗中去,去帮助更多的病人。”


在治疗新冠患者的过程中,张俭与所在团队一方面结合国家新冠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另一方面采用中药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了明显效果,其中一名重症患者在他与团队的精心救治下顺利出院。



张俭坦言,作为四口之家的顶梁柱,现在回想起整个过程都十分后怕,但“作为一个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在我平常的工作中,能把一个重症病人救活,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所以国家有需要,我们就上!”


在张俭奋战于抗疫一线时,他的家人也十分牵挂他。张俭的儿子亮亮给他写的信登上了《羊城晚报》,在他的回信中,他提到想带家人回北方看雪。从武汉归来后,张俭决定要带家人去武汉看看樱花——在他心中,沈阳是生养他的第一故乡,广州是他学习、成家的第二故乡,而武汉是他“拼过命”的第三故乡,“那段日子将成为我永生难忘的经历。”



  刘旖旎:守家卫校,周全体贴  


刘旖旎是华南师范大学校医院皮肤科医生,也是张俭的妻子。2013年到华南师范大学医院工作,承担石牌和大学城校区的皮肤病诊治工作,主持的“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中度痤疮”获得天河区两新推广项目。



在张俭于前线抗疫之时,她不仅是家庭的坚实后盾,更是校园的安全守护者。“我们做了多场疫情防控演练和培训,包括对辅导员宿管、保安、食堂等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达19场。此外,我们‘三人小组’对华师内从高风险地区回来人员居家隔离和核酸排查,做到应检尽检,目前做了1132人次。”


5月一批学生返校后,校医院承担了更大的防控压力。按照防疫要求,校医院无法接诊发热患者,发热患者只能转诊到其他医院,刘旖旎和其他校医院的医生会在这整个过程中提供细致的看护和陪伴。“目前我们共追踪管理了338名发热病人。其中有252位学生,这之中本学期开学后跟踪的有接近两百人。”



回忆起刚结束一线工作返粤时的张俭,刘旖旎表示,那时他的精神仍处于高压状态,保持着极其规范的个人防控习惯,暂时难以回归正常的生活。张俭也感慨:“回到家,看到我母亲、爱人、孩子们来接我,我感到很开心,但又感到很害怕——虽然做过很多次核酸检测,但我还是害怕万一我体内有新冠病毒,会传染给他们。”幸运的是,在刘旖旎的积极陪伴与引导下,张俭的心理负担逐渐减轻,最终顺利地回归到家庭生活中。



在青春演播厅活动现场,校团委联合美术学院首饰工作室,向这对“逆行者”夫妇赠送了由美术学院于敏洁老师领衔设计的纪念戒指,以表敬意。



  郭绮琪:战疫+支教、非遗+扶贫  


郭绮琪,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光学专业2018级研究生,第19届华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华南师大青年战疫云支教突击队成员,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广东省百佳团支部书记”等称号。



新冠肆虐,郭绮琪看到许多90后、00后奔赴抗疫一线,为之感动,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了青年战疫云支教活动,为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提供一对一的学业在线辅导。“我也是90后,我也希望可以为这次的抗疫做点什么,担起时代的使命”。


郭绮琪的辅导对象小肖最初不太适应线上的辅导形式,且对学习缺乏自信,辅导过程中常常“冷场”。为调动小肖的学习热情,郭绮琪搜集各种有趣的素材,采用互动问答的讲授形式,小肖逐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平时没有迟过一分钟下课的她们,有次竟投入到自愿“拖堂”了半个小时,小肖忍不住说:“之前我没明白的内容,经过这次课后我都理解了,我觉得收获很大!”。能得到学生的肯定,让学生真正爱上物理,郭绮琪感到极大的满足。



其实,战疫云支教并不是郭绮琪第一次参加的志愿活动。早在2017年,本科毕业保研本校的郭绮琪便报名加入研究生支教团,赴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开展支教和志愿服务。在一次建档立卡入户走访中,她看到学生家中的一面墙壁虽已残缺,却贴满了奖状。她指着奖状竖起大拇指,跟学生的奶奶说孩子特别优秀,老人频频点头,微笑着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原来这是一个父母因车祸不幸离世的家庭,奶奶是家里的顶梁柱。在政策扶持下,家中的两个孩子才得以继续学业。这让郭绮琪看到了国家的作为,也坚定了她做志愿服务的初心。


支教结束后,郭绮琪所在团队仍持续关注贵州的发展,并成立公益项目,通过适应性培训和“非遗+扶贫”等方式,帮助扶贫搬迁的村民适应城市生活,并将布依族的传统文化推广出去,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这个项目已先后获得“互联网+”省赛红色赛道公益组银奖、“挑战杯”省赛铜奖、益苗计划“省级示范项目”、“持续扶持项目”等荣誉。



  章伟光:“两手”科创两手抓  


章伟光,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名师,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规划与学术发展专门委员会委员、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主任,广东省药学会常务理事、药物手性专委会主委,广东省食药监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十余项,获2019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二等奖三项。



章伟光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省、厅级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两项。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二十余篇被SCI、EI等收录。出版学术专著《稀土精细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编写出版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级无机化学选论》。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其在HPLC手性分离材料上的研究,和广州研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起实现了产业化,拥有三项手性材料中国发明专利,是国内唯一拥有专利技术的手性材料。


章伟光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好奇心。“我的闯,源自于好奇!我对没见过的、没有干过的事情都有一股好奇心。”2004年他只身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在那里,他听闻了上世纪60年代震动世界的“反应停事件”——缓解怀孕初期妊娠反应的药物“反应停”曾风靡欧洲,但随后人们发现,很多服用该药物的孕妇生出的婴儿四肢残缺(即“海豹婴儿”)。



后来的研究指出,“反应停”由两种非常相似的化合物组成,它们如左、右手般难以区别,故称为手性化合物。其中,左手化合物可抑制妊娠反应,而右手化合物却会使胎儿畸形。但由于当时检测手段落后,无法分辨。虽然各国当即停止了“反应停”的销售,但仍导致全世界约1.2万“海豹婴儿”的诞生——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引起了章伟光对手性问题的关注。


如今,不对称合成技术与色谱分离技术已经能有效解决手性问题,但需要一定的制造成本。因此,一些不法生产商选择制造分离纯度不高,甚至根本不进行分离的产品,而章伟光所研究的手性色谱分析技术就是监管它们的“火眼金睛”。



2005年底,章伟光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科学家两年的聘期将满,这时,他已拿到新加坡绿卡,可以留在当地,也有机会前往美国的大学执教。当时的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为落后,是继续在海外漂泊,还是回国做一些实事?立志让祖国更强大的章伟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直到今天,他仍坚定地说:“这个选择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回国后,章伟光筚路蓝缕,把在国外学到的核心技术产业化;同时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创业比赛,将“干”的精神传递给青年一代。


  陈晓鹏:智慧背包客,送进五百强  


陈晓鹏,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2017届本科生,2016年创立广州市派客朴食信息科技公司,拥有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权11项,软件著作权授权6项。



如今已是“创业明星”的陈晓鹏坦言,刚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只是在外卖行业起步时想把它拓展到食堂,于是组建团队,建立“我校食堂”平台。乘着外卖大环境的东风,团队在初期发展时迅速成长。但创业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不断探索、及时调整。


受楠园煲仔饭排队抢购现象的启发,陈晓鹏和团队设计了一个针对楠园煲仔饭的订餐平台,既减少了同学们的等候时间,也能让食堂工作人员早做准备。随后,他们又瞄准了食堂结账领域。经过市场调研和自主研究,陈晓鹏团队决定使用图像识别技术以实现自动结账。经过多次尝试,最终找到了合适的识别方法,并形成“智慧食堂”的第一代产品。



创业路上,陈晓鹏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的一次送餐经历:“那个冬天,我们还在做校内外卖,最冷的一天订单爆棚,但是无人配送,只好团队人员自己上。我没戴手套,来来回回拎了好几袋外卖,送完之后整双手勒到没有知觉,但是看到大家很激动地拿到外卖的场景,说明我们的努力还是得到了认可的”。尽管对技术水平颇为重视,但陈晓鹏认为:工作背后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还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陈晓鹏创立的派克朴食科技公司如今已颇有成就,在2019年被评选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客户包括腾讯、富士康、中国移动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全国累计建设AI智慧食堂1000余家,服务用户人数超过200万,年度营收将近5000万。一路走来,陈晓鹏和他的团队完美诠释了公司名称“packer”的含义,坚持背包客精神,围绕食堂服务领域单点做精做深。



对行业的未来,陈晓鹏也有所期待:他希望将整个传统团餐产业数字化,用算法评价和升级食堂,优化用餐者的体验。


  王正印:研发“魔镜”闯天下  


王正印,生物光子学研究院光学工程专业2019级研究生,中国电子学会会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获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金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闯”字贯穿了王正印二十多年来的生活。出生在重庆农村的他,携着“一定要做一些有含金量的、与众不同的东西”的信念,走出大山,前往吉林大学学习电子信息工程。大四考研失败的他远赴深圳,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富士康的硬件工程师,薪资优渥。然而,为了更前沿的知识、更广阔的舞台,一年后他选择再次考研,“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从南闯到北再闯到南,我想要实现我自己的价值,我要做一个挑战者,一个攀登者,一个卓越者”。


王正印“闯”进了华南师范大学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来到了陈同生教授的课题组。“我的导师就是一个攀登者,一个卓越者。他从博士课题开始,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直面困难,攻克了多个限制FRET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核心难点,带领我们课题组在FRET技术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地位”。


王正印与导师陈同生教授


王正印在多项创新比赛中闯到了最后,但真正接触创业的时候,他才发现创新和创业是两码事,从实验室的设备到被市场认可的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像我们的用户界面,我们会做很多版的demo,然后去找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去体验,让他们对各个版本的程序进行打分与评价,最终我们才得到一版有着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软件,既要保证专业性,又要保证软件的易用性,要达到这样一种平衡是很难的。”



创业不易,但王正印仍在“闯”。那段时间,他直接睡在了办公室,在办公室、食堂间两点一线。“月亮不睡我不睡,我是秃头小宝贝”,喜欢自我调侃的王正印在创业期间长出了第一根白发。


经过在软硬件方面五年的打磨,王正印所在团队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FRET成像分析仪。比起传统的显微镜,这款成像分析仪测量更准确,且可用于药物检测和开发。功能强劲的同时,王正印团队的产品定价仅180万,性价比远高于目前占市场主流的蔡司、徕卡、奥林巴斯等标价200-300万的荧光显微镜,目前已有三家单位有意向采购他们的设备。他们着实闯出了一番天地。




再回首,王正印仍乐在其中:“其实我还挺享受这个过程的,这才是我产生价值的地方。陈同生老师的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我也想给送给大家:‘要做一件事就尽全力去做’。头发白了可以再染回来,但是青春逝去了,就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传唱春天的故事
传递春天的温度
在即将到来的冬天
校团委送出20个保温杯
用温暖陪伴华师人奋斗
动动手指参与抽奖和留言吧


  参与方式  

只要你是华师在校师生或校友
2020年11月13日22:00
按照规则参加抽奖
评论区留言点赞前5位
都有机会获得定制保温杯哦



  抽奖规则  



传唱春天的故事
奏响青春乐章
让我们向优秀的华师人看齐
传递春天的温暖

  #往期回顾#  




采写丨李芮嘉 陈雨畅 侯琳菽

李睿妍 龙志洁 车颜芳

制图赵紫伶

摄影丨张浩洋 黄梓仪

资料来源校团委

执行编辑丨李佳凝 刘君婷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杨柳青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看我们的推送哦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辅修丨水电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